過去這一年,我持續走訪各地鄰里,遇到很多民眾提出相同的問題,都是老舊住宅都更整建。在台北市,屋齡四十年以上的老屋比比皆是。坦白說,如果要全面翻新,的確需要等待非常久的時間。這陣子,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去看台北市各行政區的整宅重建問題。我發現,與民相關之事,政府必須積極介入,立即採取行動。
昨天,我到水源路的林興社區去會勘,一個老阿媽拉著我的手問說:「這次說要動了,是真的嗎?」,我回答:「沒有真假的問題,政府一定要做!」里長吳四海先生說,市府已經通知很多次要拆,可是都只聞樓梯響,前一陣子張副市長主持了簽約典禮,希望這次真的要動了。
林興社區腹地遼闊,被環河快速道路、羅斯福路及辛亥路穿越,四周有交通博物館及河濱綠帶公園,還有以師大為主的文教設施與商業圈,但是在林興社區周邊,卻有大片的廢棄公有地,雜草叢生無人整理,很容易造成夜歸婦女與兒童的危險。而周邊停車空間不足,巷道長期以來被外來車輛佔據,造成他們生活極大不便。
林興社區雖有社區發展協會,但卻沒有活動場地,多年來,他們想讓社區整建營造,爭取公有廢地設置為社去活動場地,再加以綠化為社區門面,終於透過社區的努力,已將一百多戶整合完成,現在政府應全力協助推動舊社區重建之工作。
另一個萬華新安里則是自宅更新的好案例。四百多戶住戶,其實急需要政府伸出援手,而在里長郭正中帶頭跟所有住戶採取「自救」行動,自行成立自力更新團體、土地更新會,終於成功整合了這四百多戶。現在,他們等著市府完成審議後,申請建照為自己蓋一間新屋。這是居民自力救濟的結果。看著他們努力的成果,我滿心佩服及感動。
但是,不是每個社區都能夠像他們一樣自救成功。很多社區等著更新重建,那些問題是持續存在著。我身為台北市政府的一員,透過這一段時間以來的會勘與深入瞭解,「不必等到當選,現在就可以馬上來做」,我將會把居民們的意見呈報相關單位與郝龍斌市長,希望市民們的問題能夠被看見,被解決。就像我告訴那位阿媽的話一樣:「給我機會,我會積極處理,給你們一個舒適的環境,乾淨的家。」